诚信指数 8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
双凤首页
墓型展示
给我留言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双凤纪念园
双凤纪念园
法务咨询
双凤纪念园----太仓公墓洪福墓区
您现在的位置:上海双风殡葬服务网 > 新闻资讯
 
新闻资讯
河北承德八旬夫妇为烈士守墓64载-双凤纪念园-上海公墓
发布日期:2011-10-15

    河北承德八旬夫妇为烈士守墓64载

  李瑞德回忆与任华南的点滴往事。袁雪梅摄

 

  64年,23360天,560640个小时。

  对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讲,这都是个异常漫长的数字。因为它,几乎就是你的一生。

  64个四季更替,也是64个斗转星移。只因为一个名字,一座坟冢,竟带出了一段无私的、从未改变的守候。

  1947年3月,隆化县郭家屯镇漠河沟村来了一队人马,负责当地农民的土地改革。这里面有一个22岁外地的年轻人,叫任华南。

  “个头不高。”这是时任村青年主任的李瑞德对任华南的印象。

  不久后,李瑞德被苏家店区组织部长何志龙看中,当了他的警卫员。工作的关系,与担任区农委主任的任华南接触就多了起来。

  田间、地头,便常看见小哥俩在一起唠嗑。年龄相仿,对劲儿。

  “今儿碰见土匪了吗?又打死几个?”

  “这些天你又动员了多少人当兵啊?”

  ……

  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。

  “他性格很直爽、脑子活、跑得快,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‘任快腿儿’。”回想起当年与任华南相处的情景,84岁的李瑞德直到今天仍是历历在目。

  在交往中李瑞德得知,这个跟自己差不多的小伙子,来自张家口张北县。

  “土改让老百姓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儿,都特愿意。”说起从前,李瑞德把这些讲给对那个年代非常陌生的记者。

  作为现今河北省的乡镇,隆化郭家屯地处丰宁、隆化、围场三县的交界地,素有“小西藏”之称,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。 “当时,这儿的土匪很多,总来捣乱,而且哪拨儿的都有,动不动就打起来了。”

  1947年农历九月末,李瑞德清晰记得,“河套里有一些小冰碴了。”

  李瑞德跟随领导到附近的河南村开展土改工作。他们刚离开区委办公地不久,一伙100多人的反动武装偷袭了办公地点。

  “土匪来得太突然了,区委书记都被包围了。”生死之间,机敏的任华南赶紧组织区小队进行突围。“突围的时候,任华南为了掩护同志们先撤退,自己落了单。”

  当任华南孤身一人走至漠河沟门的时候,被堵在那儿的一伙儿敌人包围了。

  不久,便传来了他牺牲的消息。22岁的年轻生命,在共和国行将诞生的黎明之前,陨落在敌人的枪口下。

  任华南牺牲后,农会的人把他的尸体埋葬在距离漠河沟门两里之外的东山上。

  任华南牺牲的第二天,李瑞德才听说那个跟自己经常唠家常的小兄弟没了。

  初冬的气氛已经笼罩了漠河沟村,李瑞德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东山上,想最后“看”一眼任华南。

  绕着坟冢走了一圈,李瑞德放心了。“坟在一个坝台上,不犯水,冲不着。”

  “不是我跟任华南有多深厚的感情,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。他一个外乡人,为了咱漠河沟村的老百姓牺牲的,咱不能没良心。”自此以后,东山上的这个小坟包儿就成了李瑞德内心挥之不去的一粒朱砂,躲在最柔软的角落。

  之后,李瑞德由于工作关系,调到了区里工作。

  好像有无数个夜里,李瑞德躺在床上,任华南的样子就在他脑子里一遍遍地“过电影”。“他的家人找他了吗?他的坟有没有人给填土?……”

  “得为任华南做点啥!”这个念头在李瑞德的心头渐渐生根发芽,久而久之,又逐渐成树成林。

  1957年,隆化修建烈士陵园,李瑞德发现在漠河沟村牺牲的烈士名单中没有任华南的名字。

  “一个外乡人,为了漠河沟门村的老百姓把命都搭上了,咱们不能忘了人家的功劳。”

  李瑞德多次找到烈士陵园和民政部门,讲述任华南的事迹,并最终让任华南的名字留在了烈士名单中。

  一直在外面工作,没有机会“看望”任华南,李瑞德心里总觉得差那么一块儿填不满。

  上世纪60年代初,国家提倡回乡大炼钢铁。

  都是在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,1962年,李瑞德和妻子任淑兰响应党的号召,一起回到了漠河沟村。“除了要做个表率,还有点私心,这样,能离任华南近一点。”

  当年的那个清明节,李瑞德就早早地来到东山,“看望”任华南。

  “这么多年了,也没你家里人的消息,你就在这儿吧。我陪着你,年年都来看你,还跟以前一样,跟你唠嗑儿。”

  一锨锨黄土均匀地落在任华南的坟上。坟头上是新摆上的烧纸,寄托着李瑞德心底最深的挂念。

  第二年,李瑞德带领着村里的学生为任华南扫墓。“华南啊,现在不用打仗了,这些孩子们都能安生地上学了,你安息吧。”

  学生们为任华南的坟墓填土、烧纸,倾听着李瑞德讲述烈士的故事。

  自那一辈学生起,每一个漠河沟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东山上的这个小坟包里,躺着一位为他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外乡烈士。

  自回到漠河沟村的那天起,妻子任淑兰就知道东山上的那个坟包是丈夫李瑞德的牵挂。所以,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,不用李瑞德提醒,任淑兰就默默地准备好烧纸和点心。清明,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,已是个最为严肃和重要的日子。

 

  尽管年年去上坟,可李瑞德心里还是不踏实。“落叶归根,我希望能给他找到家人,送他的尸骨回到故乡。”

  他从此开始了寻找,这个脚步一直没有停止。

  1981年,李瑞德因公到张家口出差,特意跑到张北县打听任华南亲属的消息。可惜的是,李瑞德只知道任华南的老家在张北,至于再具体一些,哪个乡镇或者街道根本无从知晓。

  之后,通过种种渠道,李瑞德又先后联系过当年和任华南一起来的土改干部,然而,这些干部来自全国各地,对任华南的了解也仅限于“张北”。

  寻找未果,让李瑞德很是自责。“华南,我没能给你找到亲人,不能送你回老家了。可你放心,只要我在,就跟你在一起。”

  这是一个无言的承诺。是一位老共产党员、一个承德人对战友的一份常人难以理解的终生的责任。

  多少年,风吹不改,雨打不动,李瑞德坚持为任华南守墓。

  多少次,省吃俭用,生活拮据,但每次上坟却总少不了给任华南带的点心和馒头。

  随着年龄的增大,李瑞德的身体每况愈下。严重的肺气肿甚至让他咳嗽不断,卧床不起。

  躺在炕头不能动弹的李瑞德把老伴儿叫到跟前儿:“我这身体不行了,你得接我的班儿,记着去给华南上坟。”

  每年清明,比李瑞德小4岁的任淑兰要步行近两个小时,到任华南的坟上。“老李岁数大了,身体不好,我替他来‘看’你。你就放心吧,只要我们走得动一天,就给你上一天坟。”

  李瑞德老两口的儿女都在县城里工作,多次要接二老去城里生活,都被他们拒绝了。“谁都知道城里的生活比这儿好,可是,我们要是走了,就没人守着任华南,给他上坟了。”

  这是个手机信号都不覆盖、出门靠腿量的极为偏僻的村子。记者采访的途中,崎岖的山路上车还爆了胎。就是这人迹罕至的山沟里,李瑞德、任淑兰夫妇与那三间几十岁高龄的房子一起,默默地陪伴着当年的战友。

  “孙子说了,我们俩要都动弹不了了,他就接班,去给任爷爷上坟。”

  躺在炕上,说几句话都要咳嗽一阵儿的李瑞德说:“我活着,还有一个念头,就是给任华南寻找亲人,要不,我死不瞑目啊!”正说着,又是一阵儿强烈的咳嗽。

  “任华南是为了我们漠河沟村牺牲的,谁也不应该忘了他。”

  咳嗽过后,李瑞德的气息慢慢平息,目光撒到墙上。

  烟熏火燎、已变得漆黑的墙上,是两幅伟人的画像。
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上海双风殡葬服务网   地址:上海市白兰路137号   
联系人:邢小姐   电话:021-35304613   手机:18221739517   传真:021-35304613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